钟奎华偶遇盐焗鸡爪

  我是增城墟镇办公的小林,爱妻在大都市工作,通常周一到周五我们上班一族忙于工作,四年前女儿降生,给我们家带来了无尽欢乐,现在女儿已经上幼儿园,早上我俩夫妻带上她返幼儿园,随后我俩各自上班,下午由退休的妈妈负责接女儿回家。周六、周日我俩夫妻和父母分开轮流照看女儿。

  上星期六女儿随爷爷奶奶搭地铁到增城儿童公园玩。我不用加班,老婆提议上墟镇逛逛,我觉得是项“美差”,可以显示一下我对当地的熟悉程度。于是我把她领到多个卖水果的摊点或超市,对吃水果情有独钟的老婆自然开心,买了一大堆她喜欢的水果,让我提着回家,这是我心甘情愿做的事情。然而有一颗猎艳美食的老婆,在街心看到了一家梅州盐焗鸡的档口,档口面积较小,有点类似于以前广州街头看到的卖报亭,上面悬挂着一只只盐焗鸡,两三个托盘,里面摆满黄灿灿的盐焗鸡爪和鸡翅,再仔细张望,只见档口显眼处有个招牌“正宗梅县盐焗鸡”,我俩进店挑选了一些盐焗鸡爪和鸡翅,秤了秤鸡爪鸡翅各一大包,付了钱,我负责提着。我们继续在人来人往,车辆东奔西走,货物充盈的街道上闲逛。

  回到家,她动手将“心头好”——水果认真的清洗,放到茶几上,把手机用签字笔套固定好,点开一直在看的电视视频节目,边吃水果边看视频,我端坐在电脑旁,抓紧时间为即将进行的择业“科举”做准备。

  “老公,把刚买回来的盐焗鸡爪和鸡翅拿过来,我现在就食。”

  “好的,我马上就来。”我把盐焗鸡爪鸡翅拿到茶几上,坐回电脑前,过了一会儿老婆说:

  “老公,鸡翅好好味,你过来试试。“于是我站起来,来到老婆身旁,拿了个鸡翅,放入嘴咀嚼一下,慢慢的把整只鸡翅”消灭“了。我提议:

  “老婆不如尝下盐焗鸡爪的味道?”老婆拿着一只鸡爪,细心地咬着鸡爪皮,嚼咽着鸡爪筋骨,把鸡爪肉吃下肚里说:

  “老公,这个好食。“我将刚才查阅的食典说给老婆听。

  食典介绍,盐焗鸡爪据考证源于梅州,是由于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人,迁徙到粤东梅州山区,沿袭着客家菜用以入席上筵作副食品的传统,倡导“无鸡不清,无肉不鲜,无鸭不香,无肘不浓”的理念,年长月久,传承技艺,演化成今天的客家小吃。应变能力强大的梅州客家人从盐焗鸡制作中裂变而来的盐焗鸡爪,彰显了客家味愫,演绎粤菜精华,自然而然盐焗鸡爪名气越来越广。从前的盐焗鸡爪是用锡纸包裹做成的,是通过海盐的物理导热性,放到锅头将鸡爪蒸熟,现在精明的人已经不使用此法,而是直接采用类似卤煮的做法,将之前的蒸熟简化了很多,吃起来的口感相差不大, 的好处是操作起来没那么繁复。不少生意人舍得入股投资,在本土市场的爆满后,有些经营者带着手艺到外地去开铺,盐焗鸡爪远近驰名,然而现代烹调工艺的引入,吸引了一些“爱好者“到梅州学习制作盐焗鸡爪的方法,然后把集大成的盐焗鸡爪带到梅州,盐焗鸡爪,那香、酥、滑、嫩,色香味俱佳,通过口腔的咀嚼让人回味无穷。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追求美食高境界是爱吃好吃的天性,梅州盐焗鸡爪经过专业秘制,不但是高级酒店精美的冷盘,还是游走街头巷尾的美食,也可是出现在喜庆宴席的名菜。

  经过我的“精心”“游说”,老婆觉得她吃到了梅州盐焗鸡爪,是难得的小吃美食,我俩将买回来的盐焗鸡爪鸡翅吃了个精光,我立即去煲开水,沏上浓香的单枞茶,先给老婆倒上一本杯,再给自己来一杯,我俩进入“叹茶”的程序。

  此次偶遇盐焗鸡爪,让我们   我是出生在广州的祖籍为梅县的客家人,喜爱吃美食,对梅州美食也想了解,增加认识。打开网页搜索“盐焗鸡”,相关的内容展现在眼前,我对是梅县的盐焗鸡作了   我回答道:“好的,我会记得买回来,大家一齐分享美味。“

  偶遇梅县盐焗鸡爪时,然而在我回味之余,脑海里以浮现了另一道盐焗鸡——东江盐焗鸡,后来通过了解,东江盐焗鸡是惠州地区的耳熟能详一道佳肴,很受客家人的追捧,经查证在年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就有盐焗鸡烹饪技艺的记载。主要材料是土鸡项(小母鸡)一只、海盐粒、精盐、鸡精料、黄姜、葱段、花生油、八角香料、砂纸。通常的制作方法是,把事先制配好的汁料涂匀到土鸡的内脏外壳,淹上半个小时后,等到土鸡顶渗透入味后将整只鸡用砂纸包住放到铁锅中,用海盐粒把土鸡项封捂严实,然后用武火、再用文火焙焗1.5小时,东江盐焗鸡就烹调好了。出锅后,撕开砂纸,土鸡项肉的鲜香和盐香扑鼻而来,土鸡项肉表皮金黄,趁热用手撕开,肉滑鲜嫩,蘸上沙姜酱吃,别有一番风味。

  然而在广东的惠州,东江盐焗鸡是鸡宴中的头牌,是因为采用炒热大粒海盐,海盐炒热后的盐气将鸡渐渐焗熟,这一独特的制作工艺,从而令人津津乐道。东江盐焗鸡除了是一道佳肴,更是一种非遗传承的产品,既展示着惠州饮食的流变与习惯、独特的味觉审美以及生活价值观,也让人在咀嚼品味中,进一步认知和理解着处于现代化进程的惠州。

  在惠州,东江盐焗鸡还有一段美好的故事,说的是上世纪60年代初,粤剧名伶红线女、马师曾、罗家宝等人来惠州演出粤剧名段,万人空巷,盛况空前,为了报答这些粤剧大老倌,当时东江盐焗鸡传承人欣然应允,给他们制作名菜盐焗鸡。红线女与马师曾等人是首次来惠州,嫩滑香悠的东江盐焗鸡令他们记忆犹新。后来,当红线女、马师曾、罗家宝等作全国巡演时,每到一处都推介和点赞惠州东江盐焗鸡,这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江盐焗鸡在国内的知名度。正所谓:

  盐焗鸡香美名传,大街小巷真酷炫,

  独爱鸡爪鸡翅膀,香酥滑嫩口福全。

图文无关,文章配图来源:拍摄作者授权发布。

编辑:林诗晴;校对:卢雨筠;

策划:周华景;责编:谢维国;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dongjk.com/afhzp/182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