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哥俩死蟹当活蟹卖不在乎消费者,也不把法

“保质期写的3天,但是放4天也没事。”“螃蟹卖不掉,放冰箱第二天再卖。”“牛肉好像快坏了,那就把它再放回冰箱去。”……听到如此“黑心”的对话,我们 反应这肯定是某家苍蝇馆子。然而这种毫无食品安全意识的乱象,竟然发生在全国连锁的网红店“胖哥俩肉蟹煲”里。调查发现,这种使用过期食材和隔夜死螃蟹的做法,已经成为胖哥俩各大门店的“普遍现象”,并非某一店面的特例。

该事件一出,顿时让网友炸开了锅。“亏我还把这家肉蟹煲评为 ,什么品控啊,太伤心了。”“我就说为啥每次吃完我都肚子疼,还以为是我自己的问题,这下破案了。”“天啊,我几乎每周都吃一次,想想都后怕。”被曝光后,胖哥俩官方微博马上作出回应,进行道歉。市场监督管理局也到店开展了调查,并要求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食材烂卫生差

道歉不诚恳还想逃避责任?

从胖哥俩餐厅的爆料视频来看,胖哥俩餐厅主要有两大食品安全问题被网友诟病。一个就是食材过期问题。店里拿隔夜宰杀的螃蟹,冒充新鲜螃蟹成为常态。土豆、鸡爪过了保质期,用辣椒、食盐掩盖味道再售出也不稀奇。店员还称“剩了东西不要声张,领导不爱听,装作不知道,用水冲一下就行了。”“土豆坏了也不要报损,领导会不开心。”在胖哥俩店里,领导似乎对食材不新鲜一事非常清楚。出了事不会不管,但出事前就当不知道。不主动,不负责,俨然一副“渣男”心态。

讽刺的是几乎每个胖哥俩的宣传广告、菜品介绍上都写着“新鲜”二字,仿佛承诺只是一句欺骗消费者的口号,先把人骗来吃饭再说,至于品质保证,暂不考虑。

除了食材不新鲜外,胖哥俩的后厨卫生问题也堪忧。掌勺的厨师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不戴口罩,做饭用的勺子就直接放在脏兮兮的灶台上,辣椒、牛排等常用食材也是随便洗洗就开始备餐。有些洗过的鱼、虾掉出清洗池,店员看都不看就又扔回了篮子里。

食品做不到安全卫生,店家的经营态度也不端正。说好了一份g的肉蟹煲,到了顾客手里就变成了g。事件发生后,总部并非 时间出来道歉承诺整改,而是称“已对涉事门店进行停业整顿,公司 时间成立专案组进行内部自查。”似乎要与“个别门店”迅速划清关系,避免影响其他店铺继续做生意。

随后,又爆出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前往胖哥俩肉蟹煲门店现场检查时,有店员在执法人员赶来前,丢弃了部分冷藏食材,又拿不出食材报废清单。还有工作人员将螃蟹和牛蛙从后门运出去,称是“退货处理”。这一系列操作仿佛此地无银三百两,匆忙清理说明食材有问题的证据,让公众无法对其“认真道歉整改”的说辞产生信任。

网红餐饮品牌成食品安全重灾区

别让营销走在法律前头

除了胖哥俩肉蟹煲翻车外,近段时间网红餐饮业频繁爆出食品安全问题。前段时间,奈雪的茶因加工使用腐烂水果被处罚,小龙坎火锅店因假冒“鲜鸭血”被追责,杨国福麻辣烫店因汤料污秽不洁遭查处……

随着消费方式日新月异,打卡网红店成为很多年轻人的业余生活方式之一,这也让很多餐饮店将赚钱的目光放在了豪华装修、明星代言、蹭热度、推出网红餐品上,而忽略了法律底线,全然忘了把好食品关,对消费者的身体负责才是创立品牌、扩大规模的地基。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违反法律相关规定,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同时,胖哥俩肉蟹煲店是消费者得了急性肠胃炎后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才展开调查的。根据法律规定,消费者发现自己因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因此,消费者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反映,也可以自行与店家协商赔偿。食物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的,有权要求店家进行医药费、误工费的赔偿。

行业竞争激烈、消费者购买力增强、用户体验要求不断升级,都为“网红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但这不代表“营销至上”的观念要继续在餐饮业发扬下去,店家需要时刻反思经营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并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管控下有序经营,深耕企业文化,诚信做人做事。为消费者打造差异化、个性化产品与提高食品安全质量并不冲突,两者兼顾才能让“网红”店铺真正变为“长红”店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dongjk.com/afhpz/410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