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这个全球程序员几乎都离不开的共享代码网站,最近的热榜 竟然让一个纯干饭的项目占领了。
一位来自苏州的微软程序员,创建的“程序员做饭指南”——HowToCook持续霸榜,这真不是标题党,这确确实实就是一份菜谱!里面详细介绍了地三鲜、回锅肉、鱼香肉丝等各种菜品的具体料理方法。
这位苏州的程序员在GitHub说了做这事的初心——撰写这份《程序员做饭指南》,目的是“用更清晰 的描述来整理常见菜的做法”,方便程序员这群直男们在家做饭。因为疫情,他隔离在家被迫烧菜,但发现网上很多菜谱对程序员来说极其不友好。
具体哪里不友好呢?比如这道普通不能再普通的番茄炒蛋——
除了西红杮和鸡蛋,其他各种配料全是“适量”,这种情况在中餐菜谱里很常见,比如“适量”、“少许”、“六成热”……但这样的不确定性,对严谨的程序员来说,是不能忍的!
一位程序员的菜谱,必须要用编程思维将做菜过程拆解成了一道道清晰而严谨的步骤,像西红杮的重量、吃饭的人数、油和盐用多少,都要进行精确计算。
所以,程序员番茄炒鸡蛋是这样的——
操作过程更是处处体现理工男的严谨作风,比如将西红杮切成4厘米的小块,加入1毫升醋,翻炒20秒。
这样的菜谱,严谨中透着可爱,可爱中又饱含理工男 的倔强。那么实操效果如何呢?好奇君按照菜谱烧了一道2-3人量的土豆烧茄子。
总量:
茄子的数量=份数*1个(每个茄子约g)
土豆数量=份数*1个(每个土豆约g)
肉量=份数*克
酱油量=份数*15毫升
盐量=份数*5克
辣椒=50克(调味,所以无论多少人都放这些。)
蒜量=3瓣
称量好说,但切菜就有点诡异了,菜谱上是这么说的——
“将茄子、土豆切成6立方厘米的块,辣椒切成5克的小块,肉切成3厘米的丝。”
这“6立方厘米”是个什么鬼!
长方体公式:1厘米*2厘米*3厘米=6立方厘米。没错,好奇君用上了尺子,理工男的世界真不好玩!
烧菜的每一步也体现了理工男的严谨逻辑,全部精确到秒。
1、开火,热锅,加入13毫升的油。
2、当能看到锅里的油冒出一丝烟时,放入辣椒。
3、煸出辣椒香气后,立刻放入肉,用铲子翻炒30秒。
4、放入土豆,翻炒30秒。
5、放入茄子,翻炒30秒。
6、放入酱油和盐,继续翻炒5分钟。
7、加入水,水面高度为锅内食材高度的0.9倍,并盖上锅盖。
8、等待,直到锅内水的高度为剩余食材高度的0.1倍时(作为文科生,好奇君觉得这样的表述非常反人类),开盖,放入蒜,搅拌均匀,关火。
这么一份精确到克和秒的土豆烧茄子,味道到底怎么样呢?
首先是卖相,可能烧的时间有点久,外形上并不漂亮。
但是土豆和茄子的口感恰过好处,既不过份软烂,也没有没烧透的感觉,这就是精确时间控制的好处了,多一秒太熟,少一秒太生,这个真的需要点赞一下。
但整盘菜的盐确实有点多了,有可能是作者的口味有点偏重,盐已经用了5克,再加上酱油,对好奇君来说太咸了。而且《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当中推荐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为6g,如果一道茄子土豆就5克盐,那一天吃进的盐确实有点太多了。
目前,HowToCook这个项目持续热度,吸引了几十位程序员参与,项目的STAR数,类似于点赞数是38.2K,这在GitHub网站上,已经是很高的数据了。
项目里也已经堆满了众多程序员上传的菜谱,素菜、荤菜、早餐、主食、汤与粥、饮料等一百八十多道菜谱,能受到这么多程序员的追捧,可见同是教做饭,还是这份指南最得程序员的心。
菜好不好吃还在其次,但由此可见,我们常说的程序员也就是理工男,他们的思维模式确实和我们有点不一样,他们更理性、更 ,逻辑性更强。
那么这样一份像使用说明书一样的菜谱,橙友们觉得怎样?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橙杮互动记者郑勇田野施德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