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吃土豆

土豆,也叫洋芋,也叫马铃薯。它最早产自南美。但真正将它的食物属性发挥 的却在中国。据说最初在南美,当地人们并不知道土豆能吃,所以它才能被带回到中国。

土豆,最早是从明代开始传入中国的,具体是什么样的方式,也难究确切了,但可以确切的是,正因为来到了中国,才成就了今日的土豆,也是因为土豆,才让中国人的胃变得更充实。

土豆,是好吃又受欢迎的。虽然来中国是得晚了些,可不耽误它好吃啊!在当时,土豆虽人人见奇,但也很快就接受了它的存在。那是因为自古以来,中国人的餐桌上从来不缺块根类的蔬菜,类似长在地里的还有芋头和山药。

人们很快就接纳了这块黄黄的小果实。虽它不及“五谷之列”,但重要程度也“胜似五谷”了。

△图by网络

土豆在中国的蔓延速度之快,是真的难以想象。一转眼就已成为了国人餐桌上的常客,风靡大江南北。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其实是因为各地菜系的烹饪方式,都默默地与土豆十分相配。或者说,土豆都可以完美滴融入其中。

当然了,味道不差,能当成主食吃,扮演得了主角,也能作为配菜与各样食材碰撞个精彩,谁不爱呢?从南到北,中国美食的大舞台上,土豆的吃法比它的名字还多,N种你想象不到的烹饪方式里都有土豆的存在。

东北人对土豆的感情,爱得深切。

在中国号称是“马铃薯之乡”的地方,多到数不胜数。黑龙江地区,是我国 的土豆种植地。其实,不仅在黑龙江有广泛种植,整个东三省都盛产土豆。

东北人的饭量,普遍比南方人大。土豆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饱腹感强,热量足够。东北有肥沃的黑土地,土豆是个好生养的植物,撒种到地里,不怎么管就能咔咔一顿猛长。但也多亏土豆是先有了才华,也攒够了运气,才成为东北人尤为怜爱的食物之一。

被土豆一口口喂大的东北人,早早将土豆深深地融入了自己的生活里。吃饭没土豆,相当于饭桌上没有大米饭。东北人做菜呢,擅长炖炒酱焖,尤其是爱炖。从全国人民都知道的东北菜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便可见一二。

东北人炖菜,会把土豆和一切可以吃的食材一锅炖。不信?哪天你去在东北菜馆里头,打开餐牌,就能看到一溜儿的土豆炖一切:鸡肉土豆、茄子土豆、土豆乱炖、土豆炖青椒……当场凑成东北土豆。

△杂锅炖鱼。图by网络

东北的名菜“地三鲜”,就是土豆、茄子、青椒“义结金兰”而成的。口感嘛,薯绵、茄嫩、椒脆,滋味那叫一个鲜啊。

除了地三鲜组合,还有一道外地人不太常听到的“土芸排”。也就是土豆、芸豆、排骨,这个组合的做法倒不像地三鲜那样固定,它可炖、可炒、可酱焖。

此外,土豆也不仅限于块状或片状的形态出现在东北人的餐桌上。猪肉炖粉条的粉条,就是土豆做的。你看它晶莹剔透,久煮不烂,最适合让东北人拿来炖炖炖了。

△粉条儿。图by网络

就算是离开了餐馆的土豆,也拥有一定地位。辽宁抚顺那碗特色麻辣拌,没了土豆片儿一块煮,能成事儿么?夏天到了,不害得拿个土豆给蒸了,拌个大酱,配着碗稀饭吃么?

再说了,本溪的街头啊,没了炒土豆片,没了切成1mm薄片来炸的土豆片……味道都会逊色许多。总之,在东北人眼里,肉都给你吃OK,土豆得留下。

土豆,在西北

虽说全国 的种植地是在东北大兄弟那儿……但西北的土豆才真算够“硬气”,毕竟配着土豆吃的新疆菜,统统是大硬菜!

最西北边上的新疆,有一道大盘鸡,够出名了吧?每当大盘鸡上桌,肉食动物看重的,是来自西戈壁镇那块鲜嫩爽辣的鸡肉;碳水动物看重的是里面的,劲道弹牙的手扯皮带面……真正的吃货,关心的是那一块块吸满了辣汁,色泽红润,炖得软绵的土豆块。一口入魂,那种感觉就像可乐突然加了冰块。

也不知道是鸡恋上土豆,还是土豆喜欢上了鸡……总之大盘鸡里的土豆啊,因为大盘鸡也闻名全国,站稳了地位,沾染了一丝豪迈之气。

走过新疆,来到宁夏。宁夏一带沙质土稀松,适合种植土豆,且淀粉含量高,口感绵糯。宁夏人很爱吃土豆,地位如同南方人心中的大米,三餐不离。

孜然椒盐小土豆、红烧小土豆、小土豆炖排骨、肉末香葱小土豆、金沙土豆泥、西吉土豆饼……数不清,说不完,没见过的土豆做法,在这里都有。最出名的宁夏土豆,来自西吉。

一条清水河,让满目枯焦的山原带生机,长出的土豆也彻底改变西吉人的生活。对他们而言,这个曾经远道而来,分不同路径去往各地的土豆,是他们曾经的“救命蛋”,如今的“致富蛋”。土豆的命运,实际上也和宁夏风土与饮食结构捆绑在了一起。

土豆,是甘肃人的掌上宝贝,叫它“洋芋蛋”。它是甘肃农民主要赚钱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他们眼里,生活就是用土豆换来的。家家户户都种着好几亩土豆地,每到假日,就是全家挖土豆的好时机。

甘肃人对淀粉类的食物,有着近乎偏执的钟情。有N种吃土豆的方法,可以精致,也可以接地气、返璞归真:

有最简单原始的方法,随便找个山地,挖坑生火,丢土豆下去直接烤……这样烤出来的土豆,不亚于现在市面上那种经过科学计算过烤出来的土豆。用根木棍把土豆从火堆里弄出来,土豆独有的香味扑鼻而来。这种方式烤过的土豆,外皮烤得焦脆很容易脱落,一掰就行了。

也有更地道的做法,这就要看定西六县,县县有一手土豆绝活——临洮的土豆,粉糯远近闻名。

在青藏高原边缘上的岷县,土豆甚至能拿来做“凉皮”。靠近陕西的天水,就选择把土豆做成洋芋凉粉。陇南武都,土豆质地变得厚实,口感劲道,适合做成洋芋搅团。

洋芋搅团可谓声名远扬,此前还登上了纪录片《风味 》,用特制的木槌把洋芋捣烂,慢慢地就成为一大团黄色的洋芋泥,口感有点像年糕,又糯又滑。

除此,甘肃各地的人民还制作了土豆焖面、油炸土豆丝饼、凉拌洋芋片、洋芋搅团、砂锅土豆粉、土豆粉炒肉、流汁宽粉……

来到新的地方,用新的处理方式和食材,以及有了掌握烹饪秘诀的人,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用来形容甘肃人对土豆的爱,最恰当不过。

即便是一个身有十八般技艺的甘肃人,亦会在这片土地上与土豆与它的各种形态难分难离。

土豆,在西南

土豆,对于西南地区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情节。在西南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云南、贵州一带,每一颗土豆都有灵魂。顿顿少不了,“无洋芋,不能成菜”。

在云南,有一种问候是“走克我家吃洋芋?”;有一种“梦想”是校门口摆炸洋芋的摊摊;有一种安心,吃个洋芋就好了……在云南,土豆贯穿了人们的一日三餐。

制作方式不仅限于煎、炸、煮、焖、干煸、红烧……形态也不仅限于土豆泥、粉、丁、丝、片、块或一整颗土豆。

早餐,来一口洋芋做成的油糕,配上稀豆粉与饵块;正餐,来一碗热腾腾的铜锅洋芋焖饭;吃罢还不满足,再到小吃摊上来份升级版“土豆泥”老奶洋芋、金黄酥脆的洋芋粑粑蘸海椒面、油炸土豆条……

△图by网络

云南人吃饭时喜欢一种叫干焙洋芋丝的菜,把洋芋切成丝状,炸成金黄,成一个大饼的样,上面撒上万能的辣椒面,香香脆脆。傣族人会把土豆切小块或弄成泥,和一种水腌菜食物一起炒,酸酸辣辣,口感细腻,是连老奶奶都能吃的嫩。

△图by网络

至于零食?也是和洋芋有关的,切成片晒干,或者切丝,想吃的时候就拿出来炸一炸,特下酒。

△土豆,炸!图by网络

人人都知道云南有烤豆腐。但人们最欣赏的,却还是豆腐旁边被烤过的土豆。烤熟的土豆外焦里嫩,直接吃、撒点海椒面甚至是点蘸水吃,都是无比喷香。云南人对土豆的爱,不只是爱吃。

前些年,网传云南师范大学准备增设“马铃薯学院”,网友纷纷调侃,“土豆丝系”、“油膏饵块”系、“油炸洋芋条”系、“子弟片”系、“洋芋老奶”系等必须有姓名。

真正的爱吃,是像云南人那样将它上升到学术的高度。把它灌入到地区文化传承和血脉灵魂之中,让土豆彻底地霸占云南的每个角落。如果一个云南人邀请你毕业回家跟他一起种土豆,别犹豫了,他是真的爱你。

贵州人吃洋芋的热情,只需要看一下贵州的街头就知道了。

在贵州的街道上,你看到最多的 是一家接着一家的洋芋摊摊……将一整个土豆切成小块儿(如果是个儿很小的新土豆就不用切),放进油锅里炸至金黄,再浇上特制辣椒面或蘸水,一根牙签就能在街头享受的美食。还有另一种版本,叫大锅炸洋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烙锅,是贵州人吃宵夜的 选择之一。最出名的是水城烙锅,到水城不吃“烙锅”,是一种遗憾。洋芋对于烙锅来说,像是一种打底材料,如果不吃洋芋,总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把洋芋放在平底大铁锅上烙熟,夹起金黄色的洋芋,再蘸上贵州人特制辣椒面,油大不腻,味道香辣可口,安逸的滋味真的无法言语啊。

遵义人会做一道酸鲊肉,在肥肉下边,就是土豆,贴着肉的地方,土豆口感绵软,贴着碗的地方,土豆口感则是脆脆的,一定是你没吃过的口感。

土豆,在四川

土豆来到四川,就会变得“滋润”许多。冷锅串串、油炸串串、红油沾沾……这些四川串串小吃,都少不了土豆一份功劳。

和其他地方不同,在四川还有一个比吃甜豆腐还是吃咸豆腐更加致命的问题:你吃土豆儿,是喜欢吃耙滴,还是喜欢脆滴?

这个问题,仿佛在狼牙土豆身上能得到统一,各方都会妥协。

△狼牙土豆。图by网络

四川的街边小吃摊,风云变化之大。很多新兴小吃尝试在街边站稳脚跟,奈何街头总有几霸常年不肯让步。狼牙土豆,在四川乐山可是无人不晓,大街小巷,一定有它。

虽说只是普通土豆,用特制刀具切出来后,条成波浪型,因像狼牙而得名。似乎说不清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很多人在念小学的时候,学校门口就开始有这款小吃了。便宜又好吃,制作也不麻烦,多年来它一直是小学生的 。

在四川的家常菜里,土豆也是主力军。干锅土豆,切成厚片和五花肉一块煎煮,外层带有微微焦香,内里的土豆软糯有味,一口下去真真香气逼人,比平时都要多扒两碗饭。

回锅土豆,先在锅里煎到两面金黄。倒入豆瓣酱、青椒丝煸得干干的,土豆的边缘泛焦,滋味和干锅土豆很像,但吃起来又是完全不同的味道和口感。

土豆,环游中国

除了以上的地方外,其他地区的人民也能把土豆吃出花儿来。山西人不光爱吃面,也爱吃土豆,把土豆叫“山药蛋”。他们的餐桌上有三宝:醋、筱面和山药蛋,它们搭配在一起,可以炒着吃、蒸着吃、煮着吃,不同地区的人还有独特的做法。

△图by网络

筱面馄饨,则类似春卷一样的食物,筱面皮卷着各种菜丝,但一定要放土豆丝。他们还会把土豆做成泥,与筱面混合在一块儿,蒸熟再配着葱花炒。看起来长相一般,但据说非常好吃。若是揉搓成颗粒,入锅炒制后,便是山西的“莜面块垒”。

走在湖北任何城市的任何一条小吃街,都能看到“炕土豆”。“炕”是一种独特的烹饪方式,也可以理解为“煎炸”。这样做出来的小土豆,外皮脆韧,内里还是绵软香甜。

湖北人吃土豆,多是来自恩施的。罕见的硒,在恩施十分多产,在含硒土壤里出产的食物,味道也不同。恩施含硒土壤出产的小土豆,是恩施最出名的食物与特产之一。

在恩施街头,也经常能见到街头小摊卖着炸薯条、煎土豆饼,都是用这种恩施的小土豆做的,口感绵密,满足感在味蕾中炸开。恩施土豆对恩施人来说,像牛肉于潮汕人,鸡于广东人,兔头于四川人。用老话说“没有一颗土豆,能被端下恩施人的饭桌”。

△炕土豆。图by网络

几百年来,土豆已经嵌入恩施人的日常生活。他们觉得再好吃的美味,不如一颗土豆来得实在。

湖北恩施土豆现挖现发新鲜蔬菜黄心马铃薯5斤京东官方店旗舰店¥24.9购买已下架

如果有人能吃遍全国各地的土豆,我想他应该不枉此生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dongjk.com/afhgx/259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