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郑玉秀的盐焗鸡爪摊摆在暨阳菜场东门的马路对面,一幢底楼的居民家。摊儿不大,操作间逼仄。她的加工区在别的地方,这里只是她的营业场所。很多时候,你都能看到带着帽子的郑云秀坐在马路旁边,摆开一张小四方桌,自得其乐地嘬着小酒。她的帽子,春夏秋冬有不同的款式。她年近五十,本地人。已经有了小外甥。
总之,我是在一趟趟的买鸡爪的过程中和她熟稔起来的。她很会察言观色,说起话来嗓门挺大。笑的时候声音会传到马路对面。她告诉我她的同学某某和我一个单位。就这样拉近了距离。她是在从企业辞职后才去广东学的盐焗手艺,那时候已经年过四十。
一个人,坐着火车。家里人都反对,对方的手艺也不外传。她愣是在对方的地盘呆了三个月。
学成归来。
说实话,在小港,开各种小店的很多都是外地人。
象郑云秀这样每天乐呵做生意的本地人并不多。
所以她一开口就是方言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亲切感。
这种亲切感直接导致了你会多往她那儿光顾几次。
有一段时间,同事总让我叫外卖,我就在手机里存她的名字:鸡爪西施。
再后来你来我往多了,去买她的鸡爪,我和身边的人总是能赚个小便宜:要么多送了几只爪子,要么就零头抹去。
有一年,禽流感肆虐,大家闻鸡色变,和鸡有关的生意都寸步难行。
象“猪肚鸡“这样的大店都没熬过那段时间,关门大吉。
郑云秀开始学做凉皮,并靠着卖凉皮撑了下去。
她觉得,只要动脑子,善经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等到后来鸡的生意又开始有起色的时候,郑云秀在女儿的帮助下实行了统一的包装,注册了“百里香”商标,还有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