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冲浪的时候,意外发现一个博主,在持续更新民国时期的报纸。
都是一些局部版面,有时事、有评论、有故事,居然还有不少民国的菜单!
菜单的形式也非常丰富,且着重服务于主妇。
《立报》主打每日菜单。从食谱、原料、做法,到适合一家几口人吃,写得一清二楚。
别说,跟菜菜现在的更新还挺像。
图源于微博《申报》则出了”一星期家常菜单“专栏。
以经济实惠为原则,荤素搭配保证口味,还有不少耳目一新的搭配,是可以直接拿走抄作业的程度。
图源见水印《东南日报》还会帮主妇们算笔账。
用到的肉、菜、佐料要花几角几分,一餐饭下来成本多少,主妇们看一眼就心里有数。
图源见水印博主更新的民国报纸,以上海南京见长,所以也多为江浙的菜式。
《星报》倒是更过一期粤菜,不过写的是“诗意的菜单”。
比如清炒虾仁叫作一斛明珠,“冬瓜盅”叫作“满园春色”,而红烧鸡翅叫比翼双栖......
图源见水印哈哈,是不是还挺有意思的?
正好我今天要做的这道菜,也有个诗意的好名字。
它叫“金玉其中”,也有地方称之为“金镶玉”(不是张曼玉演的那个金镶玉哦),能猜到是什么菜吗?
它其实是客家的经典菜——咸蛋*酿五花肉。
往五花肉里头塞入整颗咸蛋*,与香料一起焖煮,摊凉后切片上桌。
外层色泽红亮,肉片还保留着雪白,金灿灿的咸蛋*正像一块温润美玉镶嵌其中,漂亮得不像话!
从没想过五花肉和咸蛋*是如此相配。
咸沙与软糯结合得相得益彰,回味绵长,好吃到想敲锣打鼓安利给所有人。
这样自带 富贵色的肉肉吃进肚子里,准保财运亨达,要啥有啥!
往肉里塞咸蛋*看起来很爽,但要想切出来不散,还需要点小技巧。
咸蛋* 挑选生咸鸭蛋的*。
直接买来的熟咸蛋*,会比较容易散,不方便塞进去;而真空包装的生咸蛋*,煮熟以后会变硬,影响口感。
塞好咸蛋*后,我今天是先少油把肉块煎香,再下锅煮。
提前煎制可以让肉质收紧,使咸蛋*和五花肉更贴合。
而且这一步也可以煎出一部分油脂, 吃起来也不会太油腻。
卤汁里头,我还加了小半块苹果同煮。
这是从红薯小排里延续下来的小心机:
肉块可以吸收苹果的果香和清甜,也再多解一份腻。
-金玉其中-
[食材]
五花肉g咸蛋*5个干葱头1个苹果半个生姜片2片八角1个香叶1片桂皮1小截生抽1大勺老抽1小勺冰糖8颗盐适量
此配方为2人份
1大勺=1tablespoon=15ml
1小勺=1teaspoon=5ml
[食谱]
1.五花肉切成5cm宽的长段,用小刀在五花肉的中间捅一个“十”字
小刀不够长的话,需要在五花肉另一端也捅开,让五花肉有足够的空间塞咸蛋*
2.咸蛋*轻轻捏成长条形,塞入五花肉中,两头用干葱头堵住,用牙签固定
塞入干葱头是为了防止油煎时蛋*露出,粘在锅里造成糊锅。
3.苹果去核,切成小块备用
4.锅热后,加入1大勺食用油,放入五花肉块,中小火煎至每面呈金*色捞出
5.锅中放大勺食用油,加入8颗冰糖炒出糖色,放入开水,没过五花肉
6.加入生姜片、苹果块、八角、香叶、桂皮、生抽、老抽,盖上盖子,小火焖煮50分钟,期间翻动一下五花肉,让其上色均匀
7. 把卤料捞出,开大火收汁,捞出晾凉,切片即可
切今天这块五花肉,就像在勘探宝藏。手起刀落之间,瑰玉就露出了一个头!
简单铺在盘子里,就艳光四射,无论是招待亲朋,还是过年宴客,都很能撑场面。
吃起来也是精彩纷呈。
花肉肥而不腻、咸香润泽;进一步咬到咸蛋*,绵绵沙沙地口里散开,细腻的滋味值得反复回味。
还有煎香又煮软的肉皮,又韧又滑,无论配饭还是抿上一口小酒都美滋滋。
报纸的菜单之余,笔者也会像我每天做菜前一样,絮叨下近况。
写《申报》家常菜单的华英女士,最关心物价:
猪肉最贵的时候,她就会出很多素菜搭肉丝的菜;等价格回落,就赶紧烧肉块;油比肉还贵的时候,还会提倡省油运动,可以白烧就不要红烧......
写《中报》星期菜单的明君,还经常回复主妇的疑惑。
她说星期日是要多花几块钱的,因为先生或太太辛苦了一星期,星期日应当得到休息和安慰......
看这些小字就觉得特别可亲可爱。好像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生活也无非是在一日三餐间慢悠悠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