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普洱这个地方即将人山人海

白癜风 治疗 http://m.39.net/pf/a_4687762.html

糯扎渡大歇场赶草皮街

农历二月初十

.3.12

星期六

编者按:

只有赶过草皮街,才能说真正触碰到了云南乡土文化的肌肤。草皮街的历史甚至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虽然移动支付取代了以物易物,乡村百姓早已学会在电商平台上购买 款的消费品,但草皮街这样的集市仍遗存着人类交易史原初的记忆。

出自山林江河的物产,庄稼地里和木制纺织机上劳作的成果,一切一切都在早晨集市中的芭蕉叶和草席上以原生态呈现,等待着人们的交换分享。

糯扎渡大歇场,茶马古道澜沧一线 个驿站,流淌甘泉的桃源式乡村。这里千百年来 烟火的温度,可以通过一次开街传递给我们。

\走!大歇场赶草皮街啦

草皮街并非某条街道的名字,而是云南普洱的老乡们,对定期自发组织的市集之统称。大概因为老乡们摆摊不讲究啥门面柜台,稻草或芭蕉叶往地上一铺,无论时蔬野果还是鞋袜农具往上一摆,成了。

澜沧

草皮街

所以赶草皮街就是北方说的赶集,岭南讲的趁墟。在云南方言中“街”字念“gāi”,这显然是古代中原移民的口音遗留演变而成。京剧念白唱词中的“街”发音类似于“jia”,与此同韵。

不过草皮街的历史 比方言漫长得多。石器时代某位先祖用多余的兔子向另一位先祖换了个他缺少的陶罐,市集便开始了。后来从贝壳到铜子儿到手机扫码,再未断过。现在每逢11月11日,大伙不约而同点开某宝某东,何尝不是一种云赶集。

但凡市集,总要捡个通十里八乡的宽敞地界。普洱澜沧县糯扎渡镇雅口村的大歇场村民小组,便天然具备赶草皮街的优良条件。

\糯扎渡.大歇场

大歇场村民小组位于一片平缓山坡上,从思澜高速到糯扎渡岔入乡道,开个把钟头车便可到。站在山坡上能望见 的糯扎渡水库,仿佛一弯深情眼眸。

昔年马帮从澜沧茶山出发,渡江之后要赶赴思茅宁洱必经此处。坡上有一股山泉,清冽甘美,千百年来赶马人都要在此饮马歇脚,日月轮转,慢慢就自然形成了驿站和村落,也因此得名大歇场。

对澜沧茶山一线而言,大歇场可谓茶马古道首驿。明清时,不但驮茶的马帮,还有押税的官兵,四方的商贩都往来于斯地。现在山上早已通了公路,村里铺道的还是旧石板,坑坑洼洼,数百年未曾磨平当年车马痕。

村中人家依山而建,鳞次栉比,花草竹木间于其中,清幽明秀。今之上班族到此也不免如古人勾起退隐之思。

信步踱到一座小院,斑驳的楼花木门目测最早也是民国的老物件,不知当年花开荼蘼,可有人抚门远眺归客?

老乡住家也都敞亮雅致,凭直觉,这样的地方准藏着好吃的东西。

果不其然,七弯八绕之后,向导把我们一行带到一座小阁楼下。

一位大嫂掀帘而出,搓着围裙连声抱歉,说为图个新鲜,鸡是刚从地里抓来现杀现做的,还须稍候方出锅。先引我等到楼上吃茶。

茶味极酽,我素喜。只是此时楼下混着油锅炒菜声飘来的一阵阵肉香让我心神不宁。幸好未待茶壶续水,上菜了。

镇桌硬菜是一大盘*焖鸡。这是昔年招待马帮汉子的味道,容不得城里菜式的纤巧精细,大块砍斫才现豪迈,也让人对肉块厚实的口感充满期待。山地散养土鸡肉质细嫩甘鲜,落在广东人手里只会白切或做高汤品其原味,断不敢加料。但大歇场的待客之道如同苞谷酒一般热烈,巴不得把山里地里的所有美味都涵盖于一盘之中给朋友。除了自家中的大葱姜蒜花椒辣子,还有初春新发的野芫荽,种种香辛料的清香裹挟着鸡油翻炒后独有的焦香汹涌澎湃,热闹得犹如锣鼓喧天;舌尖上的好戏尚未开场,便让人喉中咕嘟作响。赶紧夹一块入口,肉汁四溢,土鸡肉细腻的鲜美非但未被浓郁的乡村风味酱汁抹杀,反而一下爆发开来。这股鲜美就是这场大戏中的武生名角,锣鼓越响身段越靓。

农家小炒土猪肉香嫩可口,素炒菜心、地三鲜清新爽口,一碗青菜汤配小米辣蘸水,再加一碗热腾腾铜锅米饭二两苞谷酒。美食的生旦净末丑轮番登场,教人“舌”不暇接。

当年赶马人跋山涉水,果然只有这样实在的酒饭方可慰藉啊。

可惜我们还得留点肚子,下山后还有糯扎渡的野生鲜鱼候着呢。

更可惜的是,这次居然来早了,没赶上草皮街。

老乡说得开街得等到农历二月初十,以后每逢周六都可以来赶街。

赶草皮街对老百姓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说茶马古道、丝绸之路是给一片区域乃至国与国输送文化和经济的动脉,中国的一个个乡村就是靠赶街完成了细胞间的相互滋养。

普通百姓的生活简朴,消耗不高;村庄与人口的分布也不能和大城市相比。所以没法支撑一个固定的集市长期存在。但交换和分享必不可少,定期的、临时的街子便自然而然养成。

某个凌晨,星光稀疏,乡民们背起竹篓挑起担子,打着松明火把走出村外,他们赶到街子时,芭蕉叶上还粘着露水。

山里人厚道,能摆上街子的,必是他们拿得出来的 的东西。山上打的鸟兽、江里捞的鱼虾、林间采的花果,以及蔬菜茶叶骡马牛羊,在赶集时换来粮食、药材、布料和农具。祖祖辈辈在草皮街上分享劳作的产物和山水的馈赠。

如果能余下几个钱攒着,婚丧嫁娶盖房买田也有了点着落,日子得以安稳延续。

街子实如脉搏,跳动着各乡各村的生机。

当然,现在人们不再把赶街当做换取生存资源的主要途径。今天的草皮街更像一场热闹的Paty,一座土特产的大展厅,一条乡土美食的长廊。

而在我看来,草皮街简直就是博物学爱好者的 。

为了保护生态,山林中的野生动物早已退出草皮街。但慷慨的澜沧江依旧把丰富的水产馈赠人们。这里可谓淡水鱼资源的宝库,鱼类专家、微博科普大V

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就多次到澜沧江观鱼。

糯扎渡一位饭店老板告诉我们,他钓鱼只去半天,五六条即止,再多就背不回来了。可见江鱼之肥硕。

老板店里一条澜沧江大鲶鱼,目测身长一米二左右。我们猜吃这条鱼的钱够买一台笔记本电脑了。

草皮街上香料和药材常一起摆放。说来惭愧,作为中医药大学毕业生,除了草果花椒八角几样,其他我竟认不出来。

下面这个我倒知道。

*泡果,中药覆盆子的一种。甘甜多汁,很是可口。这种果树多毛刺,采摘很是要吃些苦头,大家还是赶街买吧。它旁边红色的不是小番茄,应该是羊奶果。也多汁,但味酸。

\羊奶果和桗栘(dūoyī)芽

云南大好山水,怪的是野果子倒多是酸苦涩这三味。羊奶果好歹还软嫩多汁,桗栘成熟之后果肉坚硬。其他如余甘子、木瓜也是如此,不过蘸盐巴辣子真的很爽。许多外省朋友初见如砒霜,引上路后欲罢不能。

\葛根和象耳朵叶

葛根也是中药,苦甜苦甜的,云南人当零嘴。昆明喜欢生吃,普洱人更喜欢煮熟之后沙沙的口感。对了,在大歇场准备拼酒的朋友先备点葛根,中医认为这东西解酒。

(然而亲身经历告诉我这个理论并不科学,饮酒还是适量为好。)

乍一看挺像香椿的树叶子,本地叫象耳朵叶。新鲜枝叶口感柔嫩,洗净后水焯一下,炖蚕豆猪脚绝了;凉拌或者炒腊肉也很美味。这植物学名叫大果榕,果子熟后是这个样子:

大果榕

熟果

肉厚多汁,齁甜。据说晒干后入汤方可补气血。

这个就真不知道作何用途了。

草皮街总是食材的主场,除了各种新鲜果蔬,春天当然要食花啦。

\大白花和糖梨花

云南可食用鲜花种类全球 ,据说达两千八百多种。在春季的草皮街上你至少可以见识十多种,以上便是其中两款。大白花属杜鹃,茶马古道的另一重镇大理,据说嫁女儿必备这道菜;我自己则更喜欢糖梨花。这两种花通常配下面一味调料炒着吃。

这可不是烧饼

是烤豆豉

焦香扑鼻

炒菜下饭

也是蘸水的灵*

街子上还有些美食,恐怕要被省外朋友列入暗黑料理之列。

\蝉蛹和红肉

蝉蛹倒也罢了,毕竟吃虫子也不算小众。在草皮街运气好的话,还能邂逅油炸花蜘蛛、凉拌酸蚂蚁和香煎竹虫。

但红肉连我这个普洱本地人也心怀敬畏。话说这道极富哥特风格的地方菜平时还不易尝到,一般要等杀年猪时,独取胸腔那一汪护心血,搅拌 的里脊肉才算正宗。

唉,真要把一条街子上的物事都说完,这篇文章得长到无法容忍的地步。大歇场草皮街自二月初十后,都会捡周末开街。带娃娃去逛逛,和摆摊老乡聊一聊,回来就是个小博物学家呢。

我们这次没赶上草皮街的遗憾,幸好也得到了弥补。

海拔

在海拔米的爱琴湖一生一世石畔旁,有栋小木楼。一位俊朗小哥坐镇主理烤茶,回甘隽永。三杯两盏,午后烦热顿作清风徐来。

爱情湖再往坡上走,有座名闻遐迩的驿站博物馆,乃生长于本地的学者、澜沧文化馆馆长李剑锋先生所创建。

博物馆庭院雅致疏朗,可远眺云天万里群山叠翠,纳凉品茶也 。

最妙就是馆藏颇丰,怀旧气息浓郁。许多老物件都是创建者历经多年费尽苦心寻来。每一件虽非奇珍异宝,再寻第二样却也万难。

部分

藏品

这些东西都承载着一段茶马人家的岁月,一件件细细看来,猜测着当年主人的经历和故事,远方似乎有马帮的铓锣和赶街的喧闹随山风传来。

只待二月初十

重返茶马首驿

古道桃源

君同行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ndongjk.com/afhzz/195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