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受到癌症高发、预后效果极差等方面的影响,很多人提高了对癌症的警惕和预防意识,但是关于预防癌症的传言也越来越多了。
其中流传最广,让很多人深信不疑的传言就是吃了隔夜的食物可能会致癌,比如隔夜茶,隔夜饭等,认为食物隔夜后会产生亚硝酸盐,在特定环境下会产生致癌物亚硝胺。
长期食用隔夜食物会有致癌的风险,跟消化道癌,肝癌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隔夜茶、隔夜饭、隔夜肉、隔夜菜,哪个不能吃?医生说出实话
隔夜茶
有传言称隔夜茶当中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喝了之后会出现腹泻和腹痛等不适症状,其实央视财经曾经做过一项试验,研究人员选取了龙井、普洱、菊花三种茶水,隔夜放置一段时间。
然后对茶叶的品质和其中的亚硝酸盐进行了检测,发现不管是放置12小时,还是24小时,茶水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比生活饮用水标准≤1mg/L少了不少。
所以只要隔夜茶没有发生变质是完全可以饮用的,但是茶水隔夜之后,里面的多酚类物质、维生素C含量会有所减少,营养价值会大打折扣。
隔夜饭
隔夜米饭是可以吃的,但是存放的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是不超过一天,因为隔夜米饭容易滋生细菌,时间长了有可能会导致变质或者腐败。
而且存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卫生,将米饭放在干净的密闭容器当中,并且放在冰箱里进行保存,防止细菌的繁殖。
对于隔夜的米饭一定要加热之后再吃,充分加热能够杀死潜在的细菌和*素,最好是热透了,不要只加热表面。
隔夜肉
对于肉类的保存方式,最好是放在冰箱的保鲜层,如果是速冻的话,有可能会破坏肉类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速冻过的肉菜变质的速度,要快于保鲜的肉类。
在吃隔夜肉之前,要用高温将肉重新加热一遍,能够恢复肉的口感,还能够消除其中的部分细菌,相比于猪肉,鱼肉和鸡肉的变质速度更快,所以这些肉类剩下后要尽快吃完。
隔夜菜
隔夜菜在保存良好的情况下是可以吃的,宁波市场监督局的人曾经做过隔夜菜的研究,将几道常见的家常菜分别放置在4℃、25℃的环境。
结果发现在4℃的情况下,隔夜菜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没有发生变化,在25℃的环境下,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所上升。
常温下保存的隔夜菜只需要6个小时,需菌和微生物的数量就能繁殖超过一倍,隔夜之后有可能就变质了,所以隔夜菜要冷藏处理,不要在常温环境下保存。
这些隔夜食物,尽量少吃
卤味、凉拌菜
不建议吃隔夜的卤菜和凉拌菜,因为即便将这些菜进行冷藏处理,也容易发生变质滋生霉菌,嗜冷菌等,而且下次吃的时候基本上不会加热,所以这些细菌依旧会存在。
奶茶、果茶
对于开封过的奶茶和果茶来说,放置4个小时后就不要再继续喝了,因为其中含有的糖分等物质开封后会被污染,进而发生腐败变质。
隔夜泡发的黑木耳
木耳泡发时间超过0个小时就要丢掉了,因为长期浸泡的木耳当中很可能会有椰*假单胞菌滋生,食用后会出现腹泻、呕吐的中*症状,甚至会引起休克和死亡。
半熟的鸡蛋
如果鸡蛋没有煮熟的话,其中的细菌很可能没有彻底杀灭,而且鸡蛋本身也容易滋生细菌,隔夜食用很容易发生危险。
处理隔夜食物时,不能自然溶解,要高温加热
对于隔夜的食物,很多人从冰箱里拿出来后会放在桌子上自然解冻,在这个过程当中细菌会苏醒,食物的腐败速度会加快。
所以食物从冰箱中拿出来之后要放进锅里用高温加热再次熟透后才能继续吃,这样做是为了保证口感,同时也是为了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隔夜食物最好不要吃第次,也就是说第2餐还没有吃完的话就要丢掉了,不要再吃第次或者是第4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