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介绍了搪瓷制品的各种缺陷以及造成的原因,有气泡、烧焦、脱片脱瓷、铜头(铜斑)、撕裂与暴裂,但这些缺陷也只是部分,还没有涵盖全搪瓷生产中的其它缺陷,这里再继续介绍搪瓷成品的其它缺陷。
6、发线(丝纹)
搪瓷丝纹是在第二次烧成时造成的连续裂纹,一般在面釉发生。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①器皿设计不良,内应力不平均
②冶具不良
③多次涂施搪瓷釉烧成(瓷釉太厚)
④瓷釉膨胀系数太低(搪瓷底釉与面釉膨胀系数差距太大)。
⑤干燥不均匀
⑥烧成中加热和冷却局部温度不均
气泡型发线(鸡爪印)
还有一直特殊的发线为气泡型也叫鸡爪印,除了上述发生原因外,这种气泡型发线发生原因大部分在大R角部分,主要原因是模具设计不良过度拉伸造成;本应三道拉伸而改为两道拉伸,或者是钢板该模具不当造成内应力不平均。或过度生锈也可能造成鸡爪印。
要解决鸡爪印的生产缺陷也不复杂,按以下几点管控生产工艺:
①加快酸洗速度
②低温慢烧
③底釉中磨加Sb以增加密着
④尽量一次完成,避免返工
7、发沸
当面釉烧成环节温度到℃左右时,底釉有时会沸腾,溢出气体破坏面釉露出黑色小点。重沸和起鳞片有关,都是氢气形成气泡造成。当氢气的压力不足,第一次烧成时无法逸出,第二次烧成时氢气泡膨胀而产生重沸现象。底釉烧成后放置太久,再施面釉会使重沸加剧。必须先空烧后再施釉。
8、黑点
搪瓷成品表面有黑点,大多为杂物污染所引起,也有少许受鳞片及重沸而引起,甚至于有底釉稀薄而渗透到面釉中。
9、水线
水线是干燥时磨加物中的盐类沉淀挥发所引起的缺陷,这种沉淀盐类使瓷面失色或降低光泽度。
10、翘曲
烧成或冷却时,坯体产生变型,其原因有:
①设计不良
②冶具支持不当
③器皿受热不均匀
④瓷釉与钢坯的膨胀系数相差过大
11、蛋壳面
瓷釉中的小气泡在冷却时破坏所造成。此类缺陷是瓷釉中碱(钾、钠)过高所产生。
12、橘皮皱
搪瓷成品有橘皮皱非常影响美观度,一般为喷压过高、枪口过大及距离太近所造成。
13、无光
①釉料中组成不正确;氟化物及硫化物过高
②烧成不足
③炉内大气中有二氧化硫(SO2)气体
④黏土过量或劣质
14、针孔
底釉、面釉烧成温度过高或太久,使面部出现针刺般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