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医生还有营养专家,都会建议饮食要清淡一点,很多人就误以为不能吃肉,只能吃青菜,所以回家之后就过上“吃斋念佛”般的生活了,其实饮食清淡并不代表要只吃青菜,这是一种误区,相信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清淡就是不要太油腻或者吃的太甜,就是在生活中尽量少油少糖少盐。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不用急小编教你几招。一烹饪方式要想清淡,烹饪方式是很重要的,中国人的做菜方式是有很多的,什么烹、炒、煎、炸等各种各样,但是清淡的吃法还是要以清蒸为主。在做饭的时候尽量做到少放油、盐,也可以采用凉拌的方式,这样在夏季是非常适合的。对于一些辛辣的食物也尽量少吃,这样对于身体的健康也不好。二少油少有除了少放油之外,还要注意一些比较油腻的食物,比如说大鱼大肉或者油炸食品。不是一点都不可以吃,但是一定要少吃,尽量采取清淡点的食物,像炒菜的时候一定要少放油,其实对于一些老年人来说他们就放油比较少,因为他们比较节约。虽然省不在这一点,但是吃太多的油确实不好。三少盐一个人每天摄入的盐分是不能太多的,大约在6克左右,这一点很多人都是超量的,那么6克是多少呢,大约是半勺左右。是不是感觉自己每天吃的盐是比较多的,每次炒菜都会放一勺盐。为了健康尽量慢慢适应少盐的味道吧。四少糖在小编的家乡做饭是很少放糖的,但是却会在其它地方摄取糖分。那么有一些爱吃甜口的地区就要格外注意一下了,食用太多的糖引发糖尿病的几率是非常大的,现在糖尿病又是常发病,一定要注意。一般一个成年人一天吃大约两勺的糖酒就可以了,不要多吃。五吃肉“白”“瘦”为主“清淡饮食即不吃肉”这种观点 是错误的!肥肉脂肪含量较高,容易影响心脑血管健康,应以瘦肉为主,少选五花肉。与畜肉相比,鱼、禽类等白肉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特别是鱼类,对预防血脂异常和心脑血管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因此有这类疾病的人吃肉应 鱼肉和禽肉。需要提醒的是,吃鸡、鸭肉时要去皮,否则会增加脂肪摄入。一份清淡饮食方案要做到清淡饮食,就得从选购食材到烹饪菜肴的过程全程把控。
饮食均衡,营养多样
荤∶素=1∶4
专家建议全天菜品有个荤素比,大致为1∶3或1∶4。每天应吃~克蔬菜,~克动物性食物,其中畜禽肉类50~75克、鱼虾类50~75克、蛋类25~50克。比如,一顿饭4道菜,安排一个肉菜,一个豆腐和两个素菜。吃的时候, 吃一口肉,再吃三口素菜。主食粗粮∶细粮=1∶3
一天的主食中,有大约1/4~1/3的粗粮为好,也可以每周吃两次粗粮。粗粮含有较多膳食 ,对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薯类如红薯、土豆,可以适量代替部分粮食。烹饪方式,合适就好
蒸煮∶爆炒=2∶1
建议蒸煮和爆炒的比例控制在2∶1。煎炸则应尽量避免,如果吃的话,每周别超过3次,且 在中午吃。每顿饭 做一个凉拌菜,因为凉拌菜能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蔬菜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多种活性保健因子。少油少盐,避免重口
调料多样清淡饮食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调味品,不仅能提高食欲,还能减少油盐的摄入量。比如多用醋、番茄、柠檬汁,也可以用香芹、香菜、香菇、洋葱等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做搭配。烹调少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烹调油每日推荐摄入量为25~30克,但我国八成家庭每天摄入食用油量都超标了。控制油温日常烹调时,油温应控制在℃~℃,锅中放油的同时,可以把一根筷子插入油中,或放一小条葱丝,当筷子、葱丝四周冒出较多小气泡时,就可以下菜了。不少人习惯等到油锅冒烟时再放菜,但此时油温已超过℃,可能产生 酸、苯、 、 醛等有害物质。炸过东西的油,不要用来二次或多次油炸,反复的高温加热会使食用油产生反式脂肪酸和致癌物。调节盐量汤快好时再放一点盐,利于减少钠的摄入;若放了鸡精、味精、酱油等调味品,尽量不要再放盐,以免咸味叠加。在汤的选择上,建议优先喝蘑菇汤、冬瓜汤等蔬菜汤,这类汤比肉汤更易做到清淡,汤中若多放些新鲜蔬菜,利于补钾,有助于身体对钠的代谢。减少在外就餐频率有利于控制油脂摄入。即使是下馆子,也要记得少点地三鲜、干锅土豆、干煸豆角等高油菜肴。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