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持久不衰的魅力在于:以最小的面积,惊人非凡地堆积了最大量的处世智慧!
鲁迅先生认为《红楼梦》是一本为人处世的智慧奇书,诗绿凤从人情世故的视角,与你分享红楼精华。
文/诗绿凤
在春夏季的餐桌上,常常会出现一种清香爽口的绿色保健蔬菜,它就是芦蒿。
芦蒿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盘中餐里的美味。“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当春天的脚步临近时,早在年前的古人就懂得食用美味的芦蒿了。
古代诗人用诗句表达了对它的喜爱。比如苏轼在《题惠崇春江晚景》写到: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的蒌蒿,就是指芦蒿。
清朝诗人朱彝尊《鸳鸯湖棹歌》的诗里也提到了芦蒿:鸭馄饨小漉微盐,雪后垆头酒价廉。听说河豚新入市,蒌蒿狄笋急须拈。宋朝诗人陆游《戏咏山家食品》:牛乳抨酥瀹茗芽,蜂房分蜜渍棕花。旧知石芥真尤物,晚得蒌蒿又一家。这些诗里都提到了芦蒿,流露出对农家田园舒适生活的渴求。
南京人尤其喜欢臭豆腐干炒芦蒿。将臭豆腐干和芦蒿切成丝,再配以肉丝混合翻炒而成,臭豆腐特有的香臭味和芦蒿特有的清香味混合在一起,品尝起来真是别有独特风味在舌尖。在《红楼梦》里也提到了芦蒿这种美味蔬菜。
莲花听了,便红了面,喊道:“谁天天要你什么来?你说上这两车子话!叫你来,不是为便宜,却为什么?前儿小燕来说,晴雯姐姐要吃芦蒿,你怎么忙得还问肉炒鸡炒?小燕说‘因荤的不好才另叫你炒个面筋的,少搁油才好。’你忙得倒说‘自已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儿似的亲捧了去。今儿反倒拿我作筏子,说我给众人听。”
司棋想鸡蛋羹吃,派莲花跟柳嫂说炖一碗嫩嫩的蛋羹,柳嫂为人势利,觉得司棋不过是懦弱迎春房里的丫头,充其量也就是个二层主子,自己忙一层主子的饮馔都忙得够呛,谁还有功夫来伺候这些可有可无的二层主子,就忽悠莲花说鸡蛋没了,做不了。谁知莲花可不是好糊弄的,气不过就骂起柳嫂来。
莲花骂柳嫂看人下菜碟,说她像狗一样讨好要吃面筋炒芦蒿的晴雯,这都不是诗绿凤今天要解读的重点,我们来解读晴雯为何要吃芦蒿?
王夫人道:“这就该打嘴!你难道是死人,要你们作什么!”晴雯道:“我原是跟老太太的人。因老太太说园里空大人少,宝玉害怕,所以拨了我去外间屋里上夜,不过看屋子。我原回过我笨,不能伏侍。老太太骂了我,说:‘又不叫你管他的事,要伶俐的作什么。’我听了这话才去的。
晴雯在怡红院的工作就是上夜。什么是上夜呢?就是指值班守夜,通俗说就是现在的值夜班。红楼梦里多次提到上夜这个词。比如在五儿被诬陷偷了王夫人房里的玫瑰露一回,平儿就提到让上夜的人看守五儿一晚,明儿再做处理。
如今且将他交给上夜的人看守一夜,等明儿我回了奶奶,再做道理。”林之孝家的不敢违拗,只得带了出来交与上夜的媳妇们看守,自便去了。
黛玉的这段话则更能说明晴雯上夜的工作性质:
黛玉笑道:“我也知道你们忙。如今天又凉,夜又长,越发该会个夜局,痛赌两场了。”婆子笑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
晴雯就像这些上夜的婆子一样,每天要上夜班。上夜班也就意味着要熬夜,而熬夜是很伤身体的,长期熬夜会让人落下很多疾病,所以上夜班是一件苦差事,晴雯为此曾抱怨过,就因她的抱怨,害得来怡红院找宝玉的黛玉为此吃了闭门羹:
谁知晴雯和碧痕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正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
如前面老婆子所说,在天凉夜长时,赌局就成为上夜班的贾府人消磨时光的好方法,晴雯的赌博之瘾大约也就是因上夜班的缘故养成了。
熬夜伤害身体,长期熬夜对人体有很多危害,首先是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发热,还容易得偏头疼,晴雯常感冒发热,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胡庸医、王太医来给她诊治感冒病一回,她感冒好些后,偏头疼还没好:
晴雯笑道:“果觉通快些,只是太阳还疼。”宝玉笑道:“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说着,便命麝月:“和二奶奶要去,就说我说了:姐姐那里常有那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弗哪’,找寻一点儿。”麝月答应了,去了半日,果拿了半节来。便去找了一块红缎子角儿,铰了两块指顶大的圆式,将那药烤和了,用簪挺摊上。晴雯自拿着一面靶镜,贴在两太阳上。
为治好晴雯的偏头疼,宝玉连珍贵的西洋进口药都给晴雯用上了。细思晴雯常感冒、偏头疼,很大程度上与她长期熬夜有关。
熬夜还有很多坏处,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