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阴雨绵绵,寒风阵阵,气温低下,冷得令人瑟瑟发抖。但是同样天气寒冷,有的人穿得不多手脚仍暖和、而有的人却总是冻手冻脚,怎么也“暖”不起来,可见,人的身体内部因素,才是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内因分为两种:不荣而冷,不通则冷。阳气的温运作用、阴血的濡养作用为我们手足温暖作保障,而“不荣”就是指阳气虚弱和阴血不足,若失去阳气和阴血的温运和濡养,就会出现手脚冰冷,即“不荣则冷”。
要想保持人体温暖,就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能量充足、道路通畅。如果人的气血旺盛,但是流通不畅,气血不能顺利流通至四肢,也会出现手脚冰冷,即“不通则冷”。
1.以下3种人特别容易出现“不荣”的情况
阳气虚弱:阳气具有温煦和推动的功能,阳气虚弱就无法温煦和推动人体气血运行,特别是身体末端的四肢缺乏气血的温养,长期处于室内且活动少的人群,更容易出现阳虚手足不温的情况。
阴血不足:阴血不足不能濡养四肢,也会出现手脚冰冷。女性经期劳累、月经量过多、生产时出血过多等等都会导致血虚,阴血不足,阳气无以生发和运载,同样会引起手足不温而冷。
脾胃虚弱: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长期脾胃虚弱的人消化吸收差,会出现阳气和阴血的化生不足,从而导致手足不温。这种情况直接补阳或滋阴多是补不进去的,脾胃虚弱者更重要的还是调补脾胃。
2.以下2种人特别容易出现“不通”的情况:
气机郁结:人体的气血运行至全身需要借助气的推动,如果气机不畅,即使气不虚也会因阳气郁结在内,不能通达周身乃至四肢,出现手脚发凉,“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使之。所以那些平时心情不畅,肝气郁结的人也容易有四肢冰冷的情况出现。
瘀血内阻:当运行气血的经脉瘀阻,人体的气血无法抵达四肢时,手脚的温度会下降。尤其是老年人,全身血管硬化,容易堵塞成瘀,血液运行不畅,成为其手脚冰冷的主要原因。
推荐三款养生汤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15克,羊肉克,陈皮5克,生姜15克。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下锅爆香。把当归、陈皮、生姜洗净,与羊肉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1-2小时,调味后食用。功效:温阳祛寒,补血活血。适合人群:血虚寒凝、手足不温者服用,常常表现为面色淡暗,头晕眼花,唇舌紫暗,手足不温,局部冷痛麻木,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紫、经血夹块,痛经闭经,舌淡暗,苔白,脉沉细涩。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散寒,可以增强羊肉补虚温阳之力;羊肉性味甘、温,能养肝补虚,善治虚劳赢瘦、产后虚冷、腹痛、寒疝;陈皮性温,味苦、辛,能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而且陈皮的芳香之气能很好地祛除羊肉的膻味;生姜性温、味辛,温中散寒止呕,助羊肉补阳暖中,又可辟除羊肉之膻味。以上诸味合而为汤,温阳补血,活血止痛之功效,适合大部分冷天手脚冰凉的人食用。2.白胡椒猪肚鸡汤
材料:白胡椒5克、猪肚1个、鸡半只、干姜3片。做法:把买回来的猪肚,用醋和面粉反复揉搓、洗净,直至没有黏液,放锅中焯水捞起再以清水冲净、切片;鸡焯水,白胡椒打碎。以上食材放入锅中,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功效:健脾养胃温阳。适合人群:脾胃虚弱、手足不温者服用,常常表现为面色萎黄,食欲不振,神疲倦怠,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白胡椒性热、味辛,归胃、大肠经,能温中散寒,下气消痰。如《本草纲目》记载:“(白胡椒)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白胡椒猪肚鸡汤对于脾阳虚者来说是很好的补益之品。3.党参黄芪排骨汤
材料:党参30克,黄芪30克,干姜5克,排骨克。做法:将以上中药洗净,排骨焯水,以上食材一同放入锅中,煮1小时左右,加盐后即可。功效:温阳祛寒、补气温煦。适合人群:阳虚人群。党参、黄芪甘温,能补益阳气,干姜辛热,能温中散寒,三者共奏温阳祛寒、补气温煦之功效,适用于夏天手脚冰凉属阳气虚弱者。